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滁 > 正文

天长: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天长市经济开发区一瞥

工业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加速器。为此,安徽天长市积极抢抓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以园区建设为引擎,聚集人气,吸纳人才,安置社会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以市经济开发区、秦栏工业园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铜城仪表线缆、汊涧食品加工、杨村医药产业3个特色工业园区为基础,永丰、金集、杨村、大通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仁和、冶山、天长街道等10个镇(街道)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的“两区多园”发展格局,全市园区建成区总面积近2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00多家,其中300多家建成投产。2009年,“两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财政收入近6亿元,占到全市财政收入总额的50%。今年1-4月,“两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40多亿元,财政收入近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

以规划为龙头,编制园区建设蓝图

园区建设,规划先行。近几年来,该市始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思路,科学编制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从“一区四园”到“两区多园”,始终做到每个园区整体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期分步实施。天长经济开发区编制了10.2平方公里工业园建设总体规划,秦栏、铜城、汊涧、杨村工业园规划面积均达3-6平方公里,其他镇(街道)也编制了各自的工业集中区建设规划。今年以来,该市积极抢抓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启动了“两区多园”的扩容升级,制定了《天长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天长市省级开发区及镇(街道)工业集中区扩区建设方案》,对2个省级开发区、3个特色工业园和10个镇(街道)工业集中区实施扩区,规划面积在现有基础上拟扩大到两倍以上,达到21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市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拟扩大到50平方公里,秦栏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拟扩大到30平方公里。

以投入为保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近年来,该市通过市镇两级财政直接投入、争取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他们通过运作市区商业用地,筹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亿元;通过城投公司这一平台从开行、中行等金融机构为市经济开发区融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今年又从省开行为秦栏、铜城、汊涧、杨村4个扩权强镇试点镇园区融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0万元;该市还专门制定出台了《镇(街)办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办法》,由市财政每年专项安排一定数额的镇(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支持镇(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市财政下拨了2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今年,奖补资金增加到3000万元。到去年底,市经济开发区已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多元,一、二期控规内“七纵四横”道路路网已经形成,建有110KV变电所1座,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含城东工业园),实现了“五通一平四配套”,三期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建设。秦栏工业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2亿元,建成面积近4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三配套”。铜城、汊涧、杨村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亿元,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初具规模,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亿元,吸引159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其他10个镇(街)工业集中区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成区面积近5平方公里。今年1-4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

以产业为依托,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该市围绕六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各自园区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园区,提升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先后完成了太阳能光伏、电子元器件、机械(汽车)和秦栏电子光伏产业、铜城仪表电缆产业、杨村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秦栏、铜城、杨村3个镇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该市被省政府认定为产业集群优势县。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天康集团、安徽电缆、蓝德集团为龙头的仪器仪表、线缆产业,以天马集团、金佩集团、信田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安鸿数码科技、创普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重啤天岛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同时,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推进了动力锂电池、风能发电设备和LED绿色照明产业发展。2009年,市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9.7亿元。秦栏工业园重点发展了电子、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已有这类企业118家,产业链已比较完整;光伏产业已有8家企业入驻,完成投资近8亿元,被省发改委授予“安徽天长光伏产业基地”;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落户,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正在形成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秦栏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铜城工业园依托天大集团、天康集团、蓝德集团等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特种钢管、仪表、电缆、工程塑料等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园区;汊涧工业园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华龙集团、今麦郎、天帝塑机、益民工贸等企业,形成了以食品、机械加工及现代物流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园区。杨村工业园依托康达集团、天洋药业、万和制药等一批医药骨干企业,形成了以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园区。此外,10个镇(街)也结合各自园区发展定位,加快了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建设。

以招商为突破,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该市抢抓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紧盯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围绕九大产业前伸后延,开展产业招商、以企招商,在大企业、大项目招商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基本上每年翻一番。组建了12个驻外招商分局,选聘了20位政府招商顾问,成立了57个招商小分队,每年都要开展“春季攻势”、“百日攻坚”等系列招商活动,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华龙集团、重啤集团、世界500强企业ABB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住我市园区。去年该市依托工业园区平台,先后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实际到位资金76亿元,利用省外资金和境外资金双双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县。今年1-4月份,全市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32.1亿元,同比增长73.6%。目前,市经济开发区入住企业176家,其中亿元企业20家。秦栏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51家,企业投资总额逾30亿元,注册资本达15亿元。铜城工业园现有入园企业33家,其中从事仪器、仪表、电线电缆主导产业的达29家。汊涧工业园入园企业37家,竣工投产企业21家。杨村工业园入园企业38家,竣工投产企业24家。同时,安徽天之源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温铸造型煤等一批落户镇(街道)工业集中区的招商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以服务为抓手,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该市围绕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园区的政策支撑平台、融资保障平台、供地保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优质服务平台“五大平台”体系建设。在政策支撑平台上,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促进园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用地、规费、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今年初,市里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市财政设立了2000万元的扶大扶强专项奖励资金,鼓励本土企业调结构、上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融资保障平台上,深化了银政企合作,加强了融资平台建设,成立了城投公司、天振担保公司、天长海汇担保公司、千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徽商银行天长支行,组建了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江阴农商行天长市支行正在筹办开业准备,中安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材料已上报省金融办审核。去年市内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20亿元,位居全省县级首位。在供地保障平台上,全力开展了建设用地置换工作,2008年争取到可用指标1871亩,2009争取到可用指标超过5500亩,今年将力争完成建设用地置换项目验收指标1万亩,对置换出的用地指标,该市已优先提供给园区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有效缓解了园区用地紧张问题。在科技创新平台上,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已成功举办了19届;在全省县级率先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有30多家企业进中心孵化;强化了企业产学研合作,与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全市建有50多家厂办研究所、5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专业研究所,提升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推进了知识产权强市工程建设,去年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在优质服务平台上,设立并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基建项目“一表制”收费,促成了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天长设立办事处,这在全省县级是唯一一家,每年为企业节约出口产品报关检测成本超过1000万元,省质监局天长省级电缆产品检测中心即将挂牌运作,滁州海关在天长设立办事处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同时,各工业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帮办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入园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此外,该市还对各部门的检查、评比都作了限制性规定,对到园区内企业吃、拿、卡、要,或利用职务之便强行向企业推销产品的,除责令退还所有涉及款项外,具体承办人一律作待岗处理,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确保园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郑安杰
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